欧宝真人
智慧路灯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智慧路灯
“绿色奥运”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
来源:欧宝真人    发布时间:2025-10-12 11:12:11

  当2001年北京获得了奥运会的主办权,中国对世界庄严承诺,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将是一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将贯穿赛前、赛中与赛后。从此,中国,尤其是北京开始了冲向2008的筑梦之旅,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绿色奥运的承诺。

  “绿色奥运”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其内涵是:要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运动会的工程建设、市场开发、采购、物流、住宿、餐饮及大型活动等,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ECO的负面影响;积极支持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充分的利用奥林匹克运动的广泛影响,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要在奥运会结束后,为北京、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一份丰厚的环境保护遗产。一句话就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筹办、举办及赛后利用的过程中。

  而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刘敬民对绿色奥运的理解,则深入浅出,那就是在“筹备奥运会期间,按绿色方式办事,减少筹备奥运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城市的环保,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奥运”的精神是近些年才被添加到《奥林匹克》中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奥委会和举办城市开始重视环保问题。1996年,《奥林匹克》将环境保护列入国际奥委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同年国际奥委会成立了环境委员会,并要求申办城市一定要具有城市美化、环境优雅的条件。1999年,奥林匹克环境保护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获得通过,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目标之一。国际奥委会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新倾向和对申办城市环保问题的新要求,极大地激励和促进了申办城市、申办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举措。

  把第29届奥运会办成一届“绿色奥运”,不单单是北京对全世界的承诺,同时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对“绿色和环境”这样一个国际话题的回应。北京的“绿色奥运”理念不仅符合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也与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相统一。

  其实,北京践行“绿色奥运”的行动从1998年北京正式提出申办奥运会以来就慢慢的开始。自1998年以来,北京市已累计投入上千亿元,在防治各种污染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连续实施了200多项治理措施。为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市大力调整产业体系,重点实施首钢、北京焦化厂、东方石化公司、京丰热电公司以及全市水泥行业的调整、搬迁与改造工程。同时,北京市对全市1265座加油站、38座油库、1026辆油罐车和储油库的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全部按期完成。

  北京也紧紧围绕“办绿色奥运,建生态城市”的目标,全方面推进奥运绿化、城市绿化和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到2007年年底,北京市林木绿化率达到了51.6%,山区林木绿化率达到了70.49%,京石高速等“五河十路”两侧建成了2.5万公顷绿化带,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建成了1.26万公顷林木绿地,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建成,城市中心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18%。各项指标均兑现了绿色奥运的承诺。

  改善空气质量,建设生态城市,只是“绿色奥运”丰厚含义中的一部分。申奥成功以后开始的奥运场馆建设更是不折不扣地来贯彻“绿色奥运”的理念。奥运场馆在建设过程中,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大量运用新能源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技术。其中涉及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多种形式。

  奥运村建成了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在奥运会期间,入住奥运村的1.6万余名运动员和官员,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每天都能洗上舒适的太阳能热水澡,而奥运会后,这套系统将满足附近2000户居民的生活热水需求,每年节电约1000万千瓦时、节煤2000多吨。此外,奥运村内的路灯照明用电也将由太阳能产生,非常大地节省了能源。

  “鸟巢”安装了100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日均发电量超过200千瓦时,可为1.5万平方米的地下车库提供充足的照明电力;同时使用先进的膜结构,确保了体育场内部的亮度,节约了能源;更引人注目的是,“鸟巢”使用了地源热泵,从土壤中吸收能量,用于补偿体育场的空调系统等。

  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采取了土壤源地源热泵等绿色设计。设计者们采用了世界知名的浅层地能开发利用技术,用绿色清洁、环保节能的浅层地能为建筑供冷送暖,实现了高效节能、无污染。

  奥运村工地办公区,建筑物南侧外墙上的“太阳墙”由几组乌黑的金属片组成,冬季吸收太阳辐射热能,通过墙体导孔,加热室内空气;夏季将导孔堵塞,又能遮阳隔热,起到空调作用。200平方米的办公室,只需安装4组共8平方米的太阳墙板,不需要别的热源,冬季白天室温就能高于16℃。

  而青岛的奥帆中心,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温度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海水作为冷热源,为媒体中心提供制冷供暖和生活热水所需冷热量

  还有很多的场馆在建设中使用了新能源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技术。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场馆中采用了69项新能源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技术,每年可减少5.7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共建设了9个太阳能的热水系统。在200万平方米的奥运工程中,有26.7%的面积将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等绿色能源。

  “绿色奥运”的理念,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奥运场馆中的使用,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而奥运场馆建设中大量采用新能源技术,又为在更大范围内去推广新能源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石油、煤炭、天然气在自然界中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人类长期以来对这些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过于依赖,使得石油、煤炭、天然气的储量慢慢的变少,能源危机成为很多国家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这从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就能够准确的看出。为了应对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在下大力气研究和开发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等新能源形式,以寻找新的能源替代品。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能源被称作“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我国政府也很重视开发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我国的石油资源量为940亿吨,其中可采石油储量为140亿吨,到1999年累计采出石油33.55亿吨,原油勘明可采储量的动员率为85.4%,陆上油田已进入高采出程度(达70%)、高含水阶段(达80%以上)。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升级为国家战略,新能源的发展不仅得到刚性的政策扶持,还有可观的财政支持。

  在政策扶持上,国家对新能源的各项倾斜政策频频出台。2006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法》及与之配套的9部规定陆续施行,各地也纷纷为节约能源制定地方性法规。2007年9月国家出台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又发布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这些法律规定为节能开道,为新能源保驾。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法》中,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地位确认、价格保障、税收优惠等都写进了法律。与之配套的9部规定,更是把保护绿色能源细化到发电管理、价格分摊、技术规范等。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更明确要求,到2010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要占到10%。在同样大力推广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美国,其目标仅是到2013年达到7.7%。

  要达到10%的目标,首先要全力发展水电。“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新增水电装机容量7300万千瓦。到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已建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要占到全国水电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的31%。其次是风电,在 “十一五”时期,要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900万千瓦,到201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这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调高了一倍。

  在生物质能源利用上,到201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要达到550万千瓦,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要全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和建设大型沼气工程,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立方米。到2010年要初步实现生物质能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培养一批生物质能利用和设备制造的骨干企业。

  在太阳能上,目标是到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要达到1.5亿平方米,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鼓励城市建筑和太阳能设施相结合,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开展光伏屋顶计划,重点是大城市。在太阳能资源优良的地区,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史立山认为,为实现这个发展目标,对其中一些目前技术比较薄弱、投入比较大的领域,国家适当给一些补助。当技术发展到某些特定的程度时,政府通过适当的引导,再作规模化的推行。在财政上,除了专项资金的支持外,还对新能源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在这样好的产业政策环境下,又恰逢2008年北京奥运会 “绿色奥运”理念的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可以从中关村科技园区新能源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窥见一斑。近几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新能源、高效率节约能源产业年均增速达76.7%,远超于其他重点产业,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的趋势。爆炸式增长的背后是新能源产业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