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真人
智慧路灯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智慧路灯
人工智能为何在中国“跑”得这么快?
来源:欧宝真人    发布时间:2025-10-07 00:52:37

  当周末纠结带家人去哪吃饭,人工智能已能帮你挑选餐厅;旅行安排行程无从下手,它一键帮你规划;家里电脑突然故障,和它聊几句,就能诊断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不知不觉间,这些曾经存在于想象中的场景,已是我们生活的日常。

  “人工智能+”,正在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为何在中国“跑”得这么快?

  中国的AI企业5年前是1400多家,而现在已超过5000家,相当于平均约11个小时就有一家AI企业诞生。

  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而创新指数更是稳居世界第一梯队。

  其中有一个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而AI就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白准确地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发展人工智能,不仅有政策支持,还要把“地基”打好,把“高楼大厦”的框架建起来。

  于是国家出手,在算力、数据这些关键领域布局,把堵点、卡点全部打通。丰富的数据、完备的产业链、超大规模的市场,这些都是AI发展的“硬家底”。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人工智能+”是什么?“+”的是什么?

  《意见》制定的“人工智能+”行动路线图中,包括“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等,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

  正值国庆假期,泰山、华山等景区人潮涌动。以登山为例,以往仅靠一根拐杖助力,游客往往未至山顶便已气喘吁吁,无心赏景。而今,一款名为“外骨骼机器人”的AI产品,正成为慢慢的变多登山者的“出行搭子”。

  这款AI产品仅重1.2公斤,却能承受高达200公斤的瞬时拉力,更能根据实地路况自动调节助力强度,让使用者以最舒适的状态节省体力。它不仅能实时监测身体健康情况、启动紧急呼救,还能化身“智能导游”全程讲解。

  “人工智能+”,不仅加上了消费,在民生领域更是“大显神通”,硬科技也能变得有温度。

  “红灯停,绿灯行”,以前的红绿灯是提前测算一个阶段的车流量,以此来确定不同方向的红绿灯时间。

  如今人工智能红绿灯已经上岗了。在四川成都剑南大道的路口,以前是“车看灯”,现在变成“灯看车”,人工智能“眯着”电子眼,“盯着”车流,实时调整放行时间,每小时通车量直接涨了16%。

  路边的灯杆也藏着“黑科技”,能实现“车知路况、路懂车辆”。比如,如果前方几公里出现特殊情况,路灯就会捕捉到,它的云端大脑及时响应,第一时间把信息推送给驾驶员。

  在深圳一家养老院,健康检测机器人接到指令,自己会导航到老人身边,提醒她测血压。在另一家养老院,洗发机器人帮老人洗头,理疗机器人负责做艾灸,全程不用人操心。

  数据显示,智能机器人在养老领域渗透率不断的提高,预计2025年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500亿元。

  养老机器人何时才能走进家庭?广东深圳机器人协会专职秘书长谭维佳表示,预计3年到5年之内,养老机器人就会从养老机构走向养老社区,甚至走向千家万户。

  在国家政策里,“人工智能+”民生福祉是重点。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养老托育……技术有了温度,服务有了智慧,生活就会更幸福,社会就会更和谐。

  国家级人工智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00家,已建成3.5万余家基础级、6300余家先进级、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举例来说,河南睢县有家制鞋工厂,也是一家基础级智能工厂。以前人工裁剪鞋子,误差大、毛边多;现在用智能设备,误差小于0.5毫米。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王蕴韬表示,对于低效、重复性的工作,是有替代趋势,但是在整个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过程中,新技术带来了大量新岗位,“比如原来高危巡检的巡检员,可能会转身一变,成了面向高危巡检的智能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师;工业流程的巡检员,可能后续会变成巡检系统的架构师等。”

  至于人工智能后续怎么样发展,国家也画好了路线年,率先实现AI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层次地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